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简称慢阻肺)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,是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,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。慢阻肺是一种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。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,呈进行性发展。如果能及早防治,可有效控制病情,减缓疾病进展,改善生活质量。
1.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易发人群
(1)吸烟者:吸烟是最主要危险因素。不仅是主动吸烟者,被动吸烟也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(2)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:包括有机或无机粉尘,化学物质和烟雾。如煤尘、棉尘等。
(3)室外空气污染:如城市里汽车、工厂排放的废气等。
(4)室内空气污染:居住环境中的室内空气污染物,如燃煤取暖、烹饪排放物、家居装修材料释放的化学物质等。
2.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
(1)咳嗽:肺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。这种咳嗽伴有痰液,尤其在早晨。
(2)咳痰:痰量因人而异,为白色粘液痰,合并细菌感染后则变为粘液脓性。(3)呼吸困难:呼吸困难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,尤其是在体力活动时。活动后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“标志性症状”。
3.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:
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接触史,呼吸困难、慢性咳嗽、咳痰等症状可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,确诊需行肺功能检查。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/FVE<70%是诊断的必备条件。
4.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用治疗手段
(1)药物治疗:支气管扩张剂、类固醇、复合制剂等
(2)吸入治疗:使用吸入器等吸入设备,将药物直接送达肺部,提高药物吸收和利用率,减少副作用。
(3)氧疗:氧气疗法是患者缺氧的重要手段。对于患有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,氧疗可以提高血氧水平,改善生活质量,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(4)运动康复:运动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计划,包括体育锻炼、营养指导、肺部训练等,旨在提高肺部功能和身体耐力,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。
5.小结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,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、氧疗、支持性治疗、运动康复等手段来控制症状、减缓疾病进展,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